杨彩云
2023年2月,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》首次提出“数字政务”这一概念,因此,“无障碍”数字政务建设既是残障群体共享数字社会福利的核心诉求,也是政府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。
传统政务服务忽视残障群体等特殊人群需求。 “自上而下”管理让残障群体没渠道表达需求,也没法参与政策反馈。 数字政务让政务服务理念向“以人民为中心”转变,主动给残障群体推送服务,让残障群体能评价服务。 数字政务发展快,但得提升工作人员能力,让理念和能力匹配。
传统制度下,人们获取服务步骤多,残障人士尤其困难。数字政务能借助技术解决这些问题。但也得合理搭配线上线下资源。
行政审批从传统模式向智能自适应模式转变,申请人只需录入少量信息,智能系统便能自动调取相关数据;人们提交申请后,申请材料由智能系统进行实时审核,并在24小时内完成受理,申请人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看审批进度和结果反馈。政务服务网站注重无障碍设计,方便使用。
现有适残化功能的设计逻辑更多强调功能实现的完备性,而未能在技术架构上充分优化用户操作体验。技术迭代过程中适残化功能不完备。在复杂业务场景中的技术覆盖能力仍存在显著不足。